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体育 > 三尺讲台映初心:一位教师党员的育人之路 正文

三尺讲台映初心:一位教师党员的育人之路

时间:2025-11-03 03:48:20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体育

核心提示

在教育的沃土上,教师党员如同燃烧的红烛,用信仰之光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。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,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。今天,让我们走进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者,聆听那些发生在校园里的动人故事。当粉笔灰

在教育的尺讲初心沃土上,教师党员如同燃烧的台映红烛,用信仰之光照亮学生前行的位教道路。他们不仅是师党知识的传播者,更是员的育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。今天,尺讲初心让我们走进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台映教育工作者,聆听那些发生在校园里的位教动人故事。

当粉笔灰遇上党徽的师党光芒

清晨六点半的校园还笼罩在薄雾中,李老师胸前的员的育人党徽已经随着她的脚步在走廊上闪烁。这位有着23年党龄的尺讲初心语文教师,总喜欢把"党员教师"四个字说得格外郑重。台映去年冬天,位教她发现班上有位留守儿童经常饿着肚子来上课,师党便每天多带一份早餐,员的育人放在讲台抽屉里。当同事问她为什么这么做时,她只是笑着说:"党章第32条不是写着要密切联系群众吗?"

三尺讲台映初心:一位教师党员的育人之路

红色教案里的育人智慧

在教师党员的办公桌上,你总能看到些特别的备课笔记。张老师的历史教案里,抗日战争单元永远穿插着当地老党员的采访视频;王老师的数学课上,圆周率计算会巧妙融入钱学森归国的故事。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教学设计,实则是经过党支部集体备课反复打磨的"课程思政"实践。

三尺讲台映初心:一位教师党员的育人之路

扶贫先扶智的乡村坚守

秦老师主动申请去山区支教那年,正赶上女儿高考。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,但这位老党员在日记本上写道:"总书记说扶贫必扶智,我教的不仅是ABC,更是改变命运的钥匙。"在漏雨的教室里,她用塑料布自制投影幕布,把党的惠民政策编成顺口溜。三年后,那个曾经只有7个学生的教学点,走出了第一个大学生。

三尺讲台映初心:一位教师党员的育人之路

疫情中的特殊党费

2020年春天,65岁的退休教师党员周老戴着口罩出现在校门口。他把装着两万元的信封交给书记:"这是我的特殊党费,给孩子们买网课设备用。"后来人们才知道,那是他攒了三年的疗养费。在线上教学最困难的时期,全校37名教师党员组成"红色助学团",每天骑行数十公里为偏远学生送学习资料。

三代师生的信仰接力

陈老师书柜里珍藏着一张泛黄的照片,那是1952年她的老师带着学生党员在校园种下的小树苗。如今这棵"信仰树"已亭亭如盖,树下定期举行的"党员教师故事会"成为最生动的思政课堂。去年校庆,她当年的学生——现在已是知名教授——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回来,在树下完成了庄严的入党宣誓。

这些教师党员的教育故事,就像散落在校园各处的蒲公英种子,看似微小却孕育着无限可能。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"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"的深刻内涵,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教育一线高高飘扬。当毕业的学生们回望母校时,记得最清楚的往往不是某道题的解法,而是那些把党章放在教案旁的老师们眼中信仰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