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地小屋

站在讲台上二十三年,每当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,我总会想起那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夏天。1999年,刚毕业的我原本计划南下深圳,却在一次党员座谈会上被老校长那句"教育是党的事业最前线的阵地"深深触动。这

党旗引领成长路: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信仰与使命

站在讲台上二十三年,党旗每当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引领眼神,我总会想起那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成长夏天。1999年,教育刚毕业的工作我原本计划南下深圳,却在一次党员座谈会上被老校长那句"教育是信仰党的事业最前线的阵地"深深触动。这个决定,使命让我与党的党旗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初心的引领萌芽:党徽照耀下的教育选择

记得第一次以党员教师身份走进乡村小学时,斑驳的成长黑板、残缺的教育课桌椅与孩子们明亮的眼睛形成强烈对比。在组织生活会上,工作我们制定了"党员教师帮扶计划",信仰我主动认领了最偏远的使命教学点。每周三次,党旗骑着自行车穿越五里山路,车筐里装着自制的教具和党员同事们捐赠的图书。那个总爱问"老师,山外面是什么样"的留守儿童小芳,如今已成为省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,她总说是我胸前的党徽给了她追梦的勇气。

党旗引领成长路: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信仰与使命

教育扶贫中的党员担当

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,我校党支部成立了"教育扶贫先锋队"。我们创新推出"三包一"机制:每位党员教师包保一个贫困生、一个学困生、一个心理特殊生。党员教师老李为脑瘫儿童小强设计了个性化教案,连续三个月每天放学后义务辅导;预备党员小王用三个月工资为留守儿童宿舍安装了热水器。这些鲜活的案例后来被收录进市教育局《党旗飘扬在教育扶贫一线》典型案例集。

党旗引领成长路: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信仰与使命

使命的升华: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

随着"课程思政"理念的提出,我们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跨学科教研组。在语文课上讲《红岩》时,我们会带着学生参观本地革命纪念馆;数学应用题设计融入"脱贫攻坚数据统计";音乐课组织排练《黄河大合唱》。去年在全市思政课大赛中,我校党员教师团队研发的《红色家书里的中国精神》荣获特等奖,这个案例充分证明党的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能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。

党旗引领成长路: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信仰与使命

主题党日里的教育智慧

每月5日的主题党日已成为我们碰撞教育火花的固定平台。从"如何把二十大精神融入班会课"到"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",党员教师们分享的"金点子"总会迅速转化为教学实践。张老师开发的"党史知识飞行棋"游戏,现在已成为全校晨会的热门活动;李书记倡导的"党员教师开放课"制度,让年轻教师每周都能观摩到示范课堂。

传承的力量:培育新时代"红色园丁"

作为党支部书记,我最欣慰的是看到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。实施"双培养"机制五年来,已有12名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,8名党员成长为学科带头人。90后教师小林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:"我想成为像前辈们那样,既能教好书又能育好人的共产党员。"今年教师节,我们为新入职教师准备的特别礼物是一枚党徽和一本《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摘编》。

回望这段教育征程,从青涩的师范毕业生到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,是党的教育方针指引着我不断成长。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,每位党员教师都是火炬手,我们要把党的教育理念化作春雨,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,让鲜红的党旗永远飘扬在立德树人的最前沿。

访客,请您发表评论:

© 2025. sitemap